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热辐射接收扫描器接收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热辐射信号,经过计算机按人体热辐射模型重建热辐射分布图像,按特定的规律和算法加以断层,形成动态成像图像。
医用红外热成像系统可以从细胞代谢和人体功能变化的角度来研究疾病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为临床研究提供一个特异性的辅助诊断方法。
疼痛患者的体表温度的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局部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多少、神经卡压、组织炎症、代谢活动和交感神经兴奋性等等。我们发现红外热像图的特征性改变与患者主诉、临床症状、体征以及与MRI、CT等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均很高,可客观地提示疼痛的具体部位、范围大小.疼痛的程度。医师经过分析红外热像图上特有的异常热源的形态及走势及温差值,可判断患者的疼痛部位、原因和健康状况并制定全面的诊疗方案。
医用红外热像仪运用于疼痛科的意义:
1、对部分疼痛的症状和性质体现实现可视化;
2、针对疼痛的治疗手段有的放矢(缺血、充血);
3、疼痛疗效评估增加了一个客观指标。
疼痛疾病红外热成像检查建议:
推荐1:疼痛疾病时红外热成像辅助诊断采用二步分析法。首先关注主诉区,寻找疼痛责任组织;再看红外热成像图像异常温度区,结合全身伴发病考虑诊疗方案。
推荐2:关注疼痛主诉区红外热成像相关问题。包括筋膜、脊柱或关节力学的红外热成像提示,全面制定疼痛诊疗管理计划。
推荐3:辅助诊断疑难复杂疾病。结合红外热成像图像了解全身状况,确定进一步检查方向,减少漏诊误诊。
推荐4:定期复查。治疗后2~4周后复查对比红外热成像图像,真实了解治疗的效果与疾病的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