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红外热像技术是通过采集人体的红外辐射能、通过光电转换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利用计算机处理而获得以不同色彩表示人体温度的图像,并通过软件分析,实现对人体功能的了解和疾病的诊断。临床上通过对异常热量分布的分析,达到对患者病情的预测、诊断和检测。其低廉价格的优点使该技术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点
红外热像仪系被动地接收人体的自身辐射而形成热像,在摄取热图像过程中,人体不接受线、超声波、电磁波的作用,这种诊断方法对人体绝对无害,特别适合孕妇、胎儿的检查。
同时,这种非接触式的测量,对病人来说无任何痛苦。检查方法简便迅速,特别适用于门诊。红外热像检查能⼀次观察全身多个脏器,而且费用较低。作为⼀种价格低廉、判断准确的普查方式通过普查筛选出可疑病例,然后对这些可疑病再作进⼀步的检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很适合在广大地区推广。红外热像仪具有反应灵敏的特点,同时伪彩⾊图像显示,使得诊断更加直观。总结起来:(1)是⼀种非接触性和⽆创伤性的检查仪器;(2)测量精确度高,结果准确;(3)反应灵敏;(4)图像处理功能强大;(5)操作简单,费⽤低廉,易于普及;(6)应⽤范围广,临床价高。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泛用于国内外医疗领域。在美国,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泛应用于血管疾病、肿瘤、疼痛疾病、微循环疾病、乳腺病、肾病等多科临床疾病的原理探索及疗效评估;在日本,有超过1500家医院和诊所常规使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此外,在韩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波兰、意⼤利、澳⼤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上都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对于女性乳腺癌的筛查方面已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成熟运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及学者开始引进IRT运用于医疗及科研。国内有学者将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研究中医理论诊断、中药疗效对比及针灸经络腧穴。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科室应用
神经内科:神经损伤诊断,神经功能缺失诊断,脑供血不足,脑梗塞。
中医科:中医治未病疗效评价,中医针灸疗效评价,辩证与体质辨识。
骨科:深静脉血栓(DVT)诊断,术前后诊疗观察。
肿瘤科:乳腺癌、骨肉瘤,皮肤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