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红外热成像临床分析

分类:资讯中心 1023

近年来我国医学界结合人体解剖与病理生理等因素分析医用红外热成像,使其临床解读的精准性有了很大进步。阅读温度有多种方式,医学上常用红、橙、黄、绿、蓝色等颜色及深浅标示温度的高低。

 一、医用红外线热成像正常温度

1.不同部位正常温度存在差异人体皮肤温度左右对称,以躯干为中心轴,身体两侧温度对称。但不同部位温度有差异:头颈最高,躯干腹侧高于背侧,左胸高于右胸,胸部高于腹部,上腹高于下腹,上肢高于下肢,四肢近端高于远端。

2.正常温度较高区域局部血流丰富,产热多或散热慢。体表凹陷处散热慢温度高,包括眼眶、耳窝、锁骨上窝、腋部、剑突下、脐部、腹股沟、脊柱正中、腘窝等处。大血管通过区域的体表也呈现不同程度温度增高。

3.正常温度较低区域局部血流量相对少,产热少或散热快。体表凸起处散热快温度降低,包括骨性隆起、鼻尖、上臂、小腿前面、膝前、跟腱等处。同时肌肉丰满区和脂肪堆积区,如腹前区、臀部和大腿前面,也是温度较低区。产热少的部位,如气管前方或含液体的囊肿等,也表现为温度较低。

   二、医用红外线热成像温度异常增高

主要发生在血流量增加区域,包括急慢性炎症、功能亢进、肌筋膜炎症、良性与恶性肿瘤等。首先需排除局部皮肤有无生理性的影响,包括体表凹陷、皮肤皱褶部位,浅表静脉、黑痣、疤痕、皮疹,以及近期的理疗、按摩、手法刺激、针灸,以及手机、背包、摩擦等干扰。

1.软组织疾病软组织含除骨骼外的所有组织,包括皮肤、黏膜、筋膜、肌肉、脂肪等。当软组织结构出现明显异常前局部血流经常会发生变化,表现为温度异常。因此,医用红外热成像较其他影像检查能更早更敏感地发现病灶。

2.血管疾病血管阻塞时局部出现血液淤积,医用红外热成像显示其阻塞位置、程度和波及范围,在阻塞动脉的近端、血管瘤以及静脉曲张处局部温度升高。阻塞动脉的远心端供血量减少致医用红外热成像出现温度降低,阻塞静脉的远心端伴有软组织肿胀或静脉曲张致温度稍升高。糖尿病足、雷诺综合征等在不同时期的肢体末端均表现有异常温度。

3.肿瘤疾病恶性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局部血流及代谢增高,医用红外热成像反映的局部温度增高程度与范围敏感地提示其生长态势,可早期警示。医用红外热成像可提早1~2个月以上发现恶性肿瘤位置,而超声、CT、MRI等结构性影像检查则需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才能显示。医用红外热成像结合临床多种检查手段,可进一步提高肿瘤诊断的敏感性,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可疑或确诊的患者定期检查医用红外热成像,可高敏感性地追踪肿瘤的发展或转移的方向。

4.器官疾病病变器官的包膜、血管或腺体均可扩张增生,医用红外热成像显示局部温度增高。如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测乳房病变,最常发现的是乳腺增生,呈现低中度温度增高。乳腺癌表现中重度温度增高的团状,伴有供血血管的线形温度增高,其敏感率高于超声、钼靶等检查。当医用红外热成像发现乳腺局部温度增高时需进一步进行超声检查,定期复查医用红外热成像。医用红外热成像还显示女性激素变化引起的月经期或不同生育时期的乳腺管状况。

5.精神、心理性或过敏性疾病当人体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时植物神经紊乱,引发全身包括皮肤的血管及代谢活动异常。医用红外热成像显示胸背部出现散在的不规则点状温度增高,但需排除出汗、喝酒、过敏体质等干扰因素。睡眠差时医用红外热成像表现为眼内眦热区范围增大,呈半圆形或圆形异常温度增高。

三、医用红外线热成像温度异常降低

主要发生在血流减少区域,如血管收缩、管径变小、堵塞,或局部囊肿或积液等。需先排除局部体表异常凸出或隆起,或毛发、衣物、外贴、饰物遮盖等干扰。

1.血供不良MIT可显示血运障碍导致所供应的组织温度降低,为缺血性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方法。MIT可显示缺血的范围与程度,包括动脉腔变窄或堵塞,末梢血管痉挛等。

2.周围神经疾病交感神经从脊髓侧角的初级中枢发出,与躯体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并行,神经出现疾病时刺激交感神经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MIT显示神经支配的区域温度降低。包括脊髓病变、神经炎症、椎间盘突出症、外周神经卡压症等。

标签:中医红外医用红外热像仪红外热成像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更多
免费预约体验课程

loading...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微信客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