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红外热像仪:功能检测设备助医生一臂之力

分类:资讯中心 1141

目前在国内,医用红外热像仪对大家而言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据悉,与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等结构影像相比,功能成像的红外热成像检测可提早6~10个月发现血管功能问题,揪出其他检查手段查不出的栓子,及时从上游阻断肺栓塞发生的可能。

专家介绍,目前,在临床上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已经用于肢体深静脉血栓的筛检。红外线对人眼不敏感,是不可见的,所以人们对它没有像对可见光一样的直接感受,必须用对红外线敏感的红外探测器才能接收到。

我们已可以确认,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对肢体深静脉栓塞的定位相对准确、高度敏感和相对特异。专家介绍,2012年,已可将这一技术用于实验动物肢体深静脉栓塞的早期诊断;2015年,已经确诊的肢体深静脉栓塞患者,检测栓塞部位与血管加压超声或血管造影的吻合率高达96.87%。

图为红外热像仪技术下的深静脉血栓

比血管造影及超声更早发现血管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当疾病发生时,人体的功能变化会早于结构改变。”专家认为,从功能改变到结构改变,就是疾病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因此,身体机能的动态观测比静态观察更具先兆性。”

“而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就是检测功能改变的。”专家指出,目前,包括磁共振成像、CT、X线以及多普勒超声在内的结构影像检测,只可透视到机体内部,并以多角度的视角,提供机体结构异常的病变信息,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机体组织的功能变化。

专家介绍,前期研究结果提示,与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相比,红外热成像检测甚至可提早10个月发现血管问题。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对超声检查、血管造影等检查手段的补充,而且,它的作用更多的是早期的筛检,但并不能替代超声检查、血管造影等检查。

与目前无创的多普勒血管加压超声检测相比,红外热成像检测还具有检测方便(跟照相差不多)、检查时间短(只需几分钟)、检查费用低廉、重复性好、患者可直观目测等优点,被誉为“绿色”检测。

医用红外热像仪的应用将成为“两栓两癌”的福音

当今社会两癌即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处于高发的状态,受到这一疾病困扰的患者,每年都在直线上升,而医用红外热像仪的应用可以在早期观测到肿瘤附近血管的情况,血管越丰富,说明肿瘤生长越“旺盛”。尤其是甲状腺等浅表性的肿瘤,可以提前半年发现问题,以便于患者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最大限制的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由于医用红外热像仪对血管具有高度敏感和相对特异的突出优势,因此其可以灵敏地捕捉到肢体表面的温度,并可以作为判断血管状态理想的评价手段,因些对于两栓即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两栓患者来说,绝对可以通过医用红外热成像来进行检测,不仅可以科学、严谨的诊断出疾病的状况,而且还能提前发现疾病的动向,有利于患者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此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血栓问题所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除造福两栓两癌患者外,医用红外热像仪还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大多数疾病都会引起温度场变化,所以医用红外热像检查适合于体检及临床应用,在头部、颈部、肺部、乳腺、胃肠、肝、胆、心血管、前列腺、脊椎、四肢血管等领域作诊断提示。对炎症、肿瘤、周围神经疾病、疗效比较和疑难病症等提示尤为准确。

某亚健康科学研究院的会员小花和小草(均为化名)一直担心自己有静脉曲张,通过接受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筛检,已证实了自己的担心。

首先接受检测的是小花。她在医生的指导下,不断转换体位,完成了全身的红外热成像的筛检。等她回到显示器前看到自己身体的红外热成像图,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因为她自己以前就已知道的健康问题,都被红外探测器“看穿”了。首先,她原本就知道的鼻炎、咽炎以及口腔溃疡都在红外热成像图有所表达。她之前有所担心的乳腺问题也通过红外热成像图得到了证实。这坚定了她尽快去乳腺专科检查的决心。此外,通过红外热成像筛检,发现她的甲状腺区域温度成像也有一些异常。医生建议她做进一步的检查。

同样,小草在检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剖宫产的伤口可能存在粘连或出现炎症,这也解释了她为何近一段时间总觉下腹隐隐作痛。此外,检测中还发现她的下肢有一些轻度的静脉曲张。医生提醒她,这是静脉栓塞的高危因素之一,要注意防患于未然。

华景康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测能及时发现异常和异常苗头,以利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使许多疾病消灭于早期、无形阶段;对已经存在的健康风险,热成像可以动态观察风险的变化情况,指导患者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或评估。

标签: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医用红外热像仪红外人体测温仪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更多
免费预约体验课程

loading...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微信客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