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助力“健康中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决定“实施2030健康中国战略”2018年0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019年07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强调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快推动从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11月04日全国爱卫办,联合国家卫健委、全国总工会、妇联等部门下发了在全国推进健康企业、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行动计划和指导文件。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支持治未病科室建设,并列举了治未病科室需要标配的部分设备,其中就有医用红外热像仪产品。
医用红外热像仪是目前中医辨证九中体质,唯一实现可视化的设备。
2021年8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共同制定了《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三级中医医院和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分别达到85%、70%,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鼓励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方案》要求,加强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提供高水平中医康复服务,开展高水平中医康复人才培养和临床科研。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75.92%的县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治未病服务人次达2011.5万,未来医院发展将向“治未病”为中心转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说: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热CT,中医可以凭热CT可视化!
KIR-2008B医用红外热像仪融合红外检测、智能读图、报告自动生成、档案管理、健康服务智能匹配等功能,是创新型智能医用红外检测应用平台,能有效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智慧检测能力,能够及早检测出健康状况,为提早预防、干预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是国家构建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机构引入设备的意义
- 通过三分钟快速检测,帮助临床医师快速评估患者疾病,提升临床医师、技师的诊断水平,提升医疗机构知名度;
- 通过快速全身检测,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针对患者康复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通过国家超算平台智能辅助,医院拥有每一个热像仪体检患者相对全面的健康档案,该健康档案自动形成,比传统筛查更简单更全面;
- 医疗机构通过大量筛查,便可悉知服务群体健康状况,有利于医疗机构重点科室发展;
- 设备可以自动估算每个热像仪检测患者全身疾病的治疗费用,评估依据为国家对相关疾病治疗的费用标准;
- 该设备可以协助当地卫健部门完成市民全民健康档案筛查储备完善工作,目前该设备仍是快速形成全身健康档案的智能设备之一,可以实现批量筛查,批量档案自动生成与储存;
- 可以助力提升基层医疗的诊断水平,是智慧医疗重要组成部分;
- 可以协助当地卫健部门,落地实施国家早筛计划、基层群众大病回访计划、青少年脊柱筛查计划;
- 辅助医疗机构多科室或连锁医疗机构的智能管理;
- 辅助早发现重大疾病,降低医保及个人支出;
- 发现患者更多疾病,可以提升医疗机构住院率。
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国家医保收费目录及部分省区的收费价格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号召、市场发展和患者个性化需求的背景下,医用红外热像仪越来越广泛的普及,为市场注入新的血液,完善并丰富市场个性化诊疗需求,更贴市场、更智能、更专业,引领医疗市场诊疗可持续发展。设备应用广泛,适用于全国各乡镇卫生院、妇科乳腺科、康复科、疼痛科、治未病科、中医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预防保健科等众多科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