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医治未病的原则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复后防瘥”,随着老百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日益重视,不少人意识到“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尤其是自身体质的正确辨识,更是成为日常身体调理的一个“指路灯”。正确辨识体质对调养身体有重要意义,也只有正确辨识体质,在调养身体时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少走弯路,健康的身体来得更“轻松”。
医用红外热像仪是一种无创、可视化的诊查手段,它既可以固定观察人体某一点、某个区域的温度特征,又可以整体观察全身的温度分布状态,能够很好地适应中医研究的需求。体质热力学研究就是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客观检测人群脏腑能量代谢状态,结合中医体质评判新标准,判断九种体质的一种体质研究方法。因为体质实质是人体不同的能量代谢状态,阳脏人代谢旺盛,产热多,身体局部温度热偏离,阴脏人代谢缓慢,产热少,身体局部温度凉偏离。阳脏人包括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等,这些体质在能量代谢方面的产热能力不断下降,红外成像表现更多区域凉偏离;阳脏人包括阴虚质、湿热质、特禀质等,这些体质属于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红外成像表现局部区域热偏离;阴阳平和体质表现出体表温度均匀分布,热结构符合健康人体能量代谢特征。
体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目前普遍能被大众认可的是体质九分类方法,其中包括“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特禀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这九种体质。体质的分类较细,能更有针对性,但也让不少老百姓感到摸不着头脑,为此,专家特地“深入浅出”的解释这九种体质的不同表现:
1、平和体质,是身体状况趋向“平和”“不偏不倚”,是健康的体质,除了平和体质之外,其它的八种体质都称之为“偏颇体质”。
2、气虚体质,主要则表现为气力不够、容易累。
3、阳虚体质,是阳气不足,这个体质的人大多有怕冷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穿的衣服多会比别人多。
4、阴虚体质是虚热,所以可能有“热像”,比如口干、五心烦热、手脚心热、胸口热,这是由于阴虚体质的人体内水分的相对不足,而水分有滋阴降温的作用,水分不足就容易上火、有“热像”。
5、湿热体质,广东人经常说的说的“上火”、“湿热”就是这种湿热体质,它跟阴虚不一样,阴虚是虚热,湿热体质是实热、有明火,所以湿热体质的人要懂得“泻火”。
6、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的代谢废物没有办法及时排出体外、湿气偏重,而广东人讲“困湿”就是指这种痰湿体质。从外表看上去“胖墩墩”、满脸“油呼呼”的人大多是痰湿体质。
7、气郁体质,气郁淤堵不通,中医讲气郁是“肝气不疏”,而肝主情志,气郁体质跟心情、情绪、压力、性格,这些因素息息相关的体质类型。所以这种气郁体质的人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要懂得“疏肝解郁”、释放压力、调整身心。
8、血瘀体质,常言道“淤堵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血瘀体质的人大多有疼痛表现,脸上有色斑、身体有疼痛,妇女可能有月经的改变、老年朋友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9、特禀体质,特禀是特殊禀赋,一般讲特禀质是有两个概念:其一是先天不足型,比如是先天不足的发育不良;另外一种是过敏体质,这种人特别容易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比较容易过敏的体质,称之为特禀质。